古蛮丝裹块焦桐,色带凌霄劫火红。
送与天童弹一操,风前月下滴丁东。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明兄之天童》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蛮丝裹块焦桐,
色带凌霄劫火红。
送与天童弹一操,
风前月下滴丁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音乐场景。明兄将一块焦桐制成的古蛮丝琴弹奏,琴弦如红色的劫火一般闪耀。诗人将这琴送给了名叫天童的弹琴人,在风中月下,琴音如滴落的丁冬般清脆悦耳。
赏析:
这首诗词以音乐为主题,通过对古蛮丝琴的描绘和送给天童的情景,展现了音乐的神奇力量和美妙韵律。古蛮丝琴被描述为色带凌霄的劫火红,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送琴的情景发生在风前月下,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似乎预示着琴音的美妙即将响起。最后一句“风前月下滴丁东”,通过形容琴音的滴落声“丁东”,使读者能够想象出琴音的清脆悦耳之美。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对音乐的追求。它将琴音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ming-xiong-zhi-tian-to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