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饶州张使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18:07:39诗人:姚合 |  朝代: 唐代 |  19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萧条驿路夕阳低。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作品评述

《送饶州张使君》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鄱阳胜事闻难比,
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
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
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
萧条驿路夕阳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行饶州张使君的情景。诗人赞美了饶州的美景,称其胜景难以比拟,数千里的田地连绵不断如稻畦一样。当送行者离开山寺时,水路通向远方,而郡图上的地方正是诗人题写诗句的地方。诗中提到,官员的巡行应该避免给农民带来困扰,庭院宁静只有野鹤栖息。最后,诗人与张使君告别后,萧条的驿站路上,夕阳低垂。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饶州的美景作为开篇,展示了饶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诗中的鄱阳胜事指的是饶州的自然景观和农田景色,诗人以千里连连的稻畦来形容广袤无垠的田野,生动地展现了饶州的繁荣和富饶。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送行者离开山寺,通过水路前往远方。这里体现了交通的便利和山寺的静谧宜人之处,展现了古代交通与宗教文化的交融。

诗中提到的郡图则是指地方的地图,诗人将其与诗题联系起来,强调了地方文化和诗歌的重要性。这也暗示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到了作品中。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在春明门外与张使君告别后,走在萧条的驿站路上,夕阳低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饶州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乡土情怀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rao-zhou-zhang-shi-juny6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
曹彦约
年来夺锦马群空,而况君家有八龙。传与乡人经济策,问焉何惜少舂容。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