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
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
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作者介绍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人南游》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写道:“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与人离别在天涯远方,独自乘船漂泊在大海中。在夜晚漫长的航行中,常常通过看到远处点燃的火光来辨认方向。船只离开港口出海,航行的速度常常受风力的影响而改变。到达南方的蛮国,与当地人交流由于语言不同而存在困难。看着雁群在高山上飞过,不禁想起与离别的朋友能否通过书信来交流。”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离别的情感和在长途旅行中的感慨。诗人描述了自己独自乘船远行的情景,表达了身处陌生环境中的孤寂与迷茫。同时,他还描绘了旅途中因风力变化而影响航行的情景,体现了任凭环境变化而无法自主选择的无奈与不安。诗人还通过描绘到达南方蛮国与当地人沟通困难的场景,展现了身处陌生文化中的隔阂与冷漠。最后,他透过看雁飞过山岭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朋友的思念,希望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与交流。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辛酸与无奈,展示了诗人在异乡旅行的心情和对离别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意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旅行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感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