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送人宰德清》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送人”之形式来抒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德清”这个人物的赞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诗意以乱世为背景,展现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诗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从事农耕等稳定职业可能因时势所迫而转行离开。然而,诗人对德清这个人物的赞扬却从容不迫,他认为德清能够把持住自己的理想和态度,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整首诗用简洁的言语表达,既抒发了对乱世的忧虑,又让人感受到德清的坚守和高尚品质。诗人通过德清的形象,向读者传递了忠诚、坚持和高尚品德的价值观。同时,诗中所提到的“四十字”也成为德清崇高品德的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入人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担忧,同时赞美了德清这个人物的坚持和高尚品德。整体诗意清晰明了,给人一种勉励和鼓舞的力量,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和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ren-zai-de-q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