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5:05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3

谢傅青山路,春来蔓草生。
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鸣。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谢傅青山路,
感谢傅青山的路,
春来蔓草生。
春天来临,蔓草生长。

樵苏犹不入,
樵夫和苏竹仍未进入,
瓶锡莫能行。
瓶子和锡杖无法行走。

朝上野船去,
早晨上山采伐的船只离去,
宿逢溪雨鸣。
夜晚遇到溪水的雨声。

多应见康乐,
多应该见到康乐,
曾重远公名。
曾经重视远公的名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瑞竹长老归当涂的场景。诗人感谢傅青山的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春天的到来使得蔓草生长,生机勃勃。然而,樵夫和苏竹仍未进入,瓶子和锡杖无法行走,这些描写暗示了人们的离别和无法逆行的命运。早晨,山上的船只离去,夜晚遇到溪水的雨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公名声的重视和对康乐的期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和无法逆行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望。整体氛围较为忧伤,但也透露出对康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rui-zhu-chang-lao-gui-dang-tu-yin-ji-x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