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清演归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1:03:15诗人:李洞 |  朝代: 唐代 |  25

毛褐斜肩背负经,晓思吟入窦山青。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作品评述

译文:

送僧清演归山,
佛教法师清演要返回山中,
毛褐斜肩背负经,
他的衣袍蓝灰色,斜肩背负着佛经,
晓思吟入窦山青。
一早想起吟诵,融入窦山的青山之中。
峰前野水横官道,
山峰前有一条小溪横穿官道,
踏着秋天三四星。
他行走在秋天,脚下踩着弯弯的秋天星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洞写给一位即将返回山中的佛教法师的送别诗。

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演离开的情景。毛褐斜肩、背负经文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僧侣形象。晓思吟入窦山青,表达了法师对佛教教义的深思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这两句描述了送行的地方,描绘了山水交织的景象,以及秋天的星辰点缀其中。这里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佛教法师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深情厚意。同时,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充满着哲理和情感,给人以以清新、深沉之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seng-qing-yan-gui-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