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令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51:30诗人:刘宰 |  朝代: 宋代 |  16

攀辕父老杂儿童,十载重欣见此风。
可但三年方论定,亦由去日与初同。
一尘不染冰常莹,万折难回水必东。
正直自应神所介,人心况有是非公。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石令君》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攀爬在辕门上的老人和孩童,十年来我一直愉悦地见证着这种景象。然而,经过三年的考虑,我才明白,这种景象并没有改变,只是我自己已然与过去不同。像冰一样纯净不染的尘埃,像水一样弯曲而不回头。正直的人应当得到神明的认可,而人心中的非议又何需公开。

诗意:
这首诗以观察辕门上的老人和孩童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心变化的思考。作者在十年间目睹了这一景象,但需要经过三年的思考才理解到,这景象本身并未改变,只是自己已经与过去有了不同的感受。作者通过描述尘埃和水的特性,暗示人们应当像纯净的尘埃一样坚守初心,像流水一样勇往直前。最后,作者强调正直的人应当得到神明的认可,而对于人心中的非议,无需过多计较。

赏析:
《送石令君》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人心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攀爬在辕门上的老人和孩童,以及尘埃和水的特性,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追求纯洁和勇往直前的理念。同时,作者强调正直的人应当得到神明的认可,传递了对道德价值观的肯定。整首诗意味深长,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shi-ling-junfzz.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