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
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
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送朔方何侍郎
闻传说有云中使,乘坐良马四处往来。边塞上的军队在阳光下镇守,辽国的敌人在阴山上失去了影踪。侍郎上任时曾随军马出征,以他的军功功勋不逊于班超。转眼听闻敌方降伏的消息,歌舞声庆从萧关传来。
中文译文:
送给朔方的何侍郎
听说有一位云中的使者,骑着好马四处远行。河边的军队守卫在阳光下,辽国的敌人在阴山上失去了踪迹。何侍郎上任时曾随军出征,他的功绩不亚于班超。转眼间听说敌方已经投降,歌舞声从萧关传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朝廷派遣的云中使者去边境巡视,并带来了辽国投降的消息,萧关喜气洋洋。诗中通过对边境巡视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边疆守军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宋之问对唐代帝国的繁荣和边境地区的安宁向往。
整首诗意蕴含着庄重而豪迈的氛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描绘了边塞守军的英勇无畏和对帝国的贡献,以及辽国的失败和投降。同时,转折处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的庆祝。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对边境巡视和胜利消息的描绘,展示了唐代帝国的强大和繁荣。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以及世界各地的胜利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