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和公主和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30 06:17:59诗人:杨巨源 |  朝代: 唐代 |  25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送太和公主和蕃》是杨巨源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路古来难,
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
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
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
来处是长安。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是描述送太和公主和蕃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北方边疆的艰难险阻和岁月的冷寂。北方的天空云彩像朔风一样侵蚀着人们的鬓发,月亮也像是残缺的眉毛一样挂在天际。诗人经过芦苇丛和沙漠,来到花门,远眺边界的戈壁滩。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长安的薰风吹来,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北方边疆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通过描写北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诗人抒发了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朔云、边月、芦井、花门等形象描写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最后一句“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通过对薰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希望。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北方边疆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寄托了归乡的愿望。这首诗词展示了杨巨源细腻的笔触和对家乡的深情,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边塞诗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tai-he-gong-zhu-he-fan4mj.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楚天
王安石
楚天如梦水悠悠,花底残红漫不收。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数黑论白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黑论黄”。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