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易上人赴东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1:57诗人:司空曙 |  朝代: 唐代 |  14

遥见登山处,青芜雪后春。
云深岳庙火,寺宿洛阳人。
饵药将斋折,唯诗与道亲。
凡经几回别,麈尾不离身。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臯于劒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送太易上人赴东洛》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遥见登山处,青芜雪后春。
云深岳庙火,寺宿洛阳人。
饵药将斋折,唯诗与道亲。
凡经几回别,麈尾不离身。

中文译文:
远远望见登山处,青草在雪后的春天。
云深处岳庙中有火,寺庙中住着洛阳的人。
带着食物和药物准备斋戒,只有诗和道才是亲密的伴侣。
多少次的离别,麈尾(象征长生的白马尾巴)始终不离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司空曙送别太易上人前往东洛(即洛阳)的情景。诗人远远望见太易上人登山的地方,青草已在雪后的春天中苏醒。诗中提到云深处岳庙中有火,意味着岳庙中的香火旺盛,显示出虔诚的信仰氛围。太易上人在洛阳的寺庙中住宿,这里也是洛阳的人们居住的地方,强调了太易上人与当地人民的关系。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太易上人的行囊,他带着食物和药物准备斋戒,这反映出他虔诚的修行态度和对身体的关照。然而,与食物和药物相比,诗和道对他来说更为亲近和重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易上人多次离别的感慨。麈尾是一种象征长生和祥瑞的白马尾巴,诗中表示太易上人始终将麈尾佩戴在身边,象征他对长生和道的追求永不停息。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太易上人的修行生活和对诗与道的钟爱。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太易上人的行囊,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思,展示了唐代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道教思想的崇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tai-yi-shang-ren-fu-dong-lu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