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汝弼宣教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04:37:00诗人:释子淳 |  朝代: 宋代 |  9

平生活计都消尽,锥地殊无付子孙。
撒手便辞青嶂去,翛然却返白云村。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送王汝弼宣教》是宋代释子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王汝弼宣教事业的赞赏和送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活计都消尽,
锥地殊无付子孙。
撒手便辞青嶂去,
翛然却返白云村。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王汝弼为主题,描绘了他放下世俗的生活计划,毅然踏上宣教之路的情景。首句“平生活计都消尽”,表明王汝弼在追求宣教事业的过程中,放弃了一切世俗的事物和个人利益。他不再为自己留下任何遗产和子孙后代,而是将全部心力用于宣传佛法。

接下来的两句“锥地殊无付子孙,撒手便辞青嶂去”,强调了他抛却尘世的决心与行动。他不留下任何物质财富,甚至放弃了本应属于他的土地。这种无私的选择彰显了王汝弼对佛教事业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翛然却返白云村”,表达了王汝弼最终归还故乡的情感。尽管他放弃了个人的物质追求和家族的延续,但他的内心仍然与白云村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回归与执着表明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教事业的坚定信仰与责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王汝弼放下个人欲望,追求宣教事业的过程,表达了对他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的赞赏之情。诗中的青嶂和白云村象征着世俗和宗教的对立,而王汝弼则选择了超越世俗的道路,以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和理想。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一种超越个人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坚守的思想内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wang-ru-bi-xuan-jiao.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毛滂
野僧报我泉新白,此老居庵山更清。雨涩故应须小住,云寒端未出相迎。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回天乏术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