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
万卷长开帙,千峰不闭门。
绿杨垂野渡,黄鸟傍山村。
念尔能高枕,丹墀会一论。
作者介绍
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擢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臺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復为袁州刺史,与严维、冷朝阳诸人友善。为诗丽婉,有齐梁风。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钟山山一奇,钟汉终归宁。
恩逾望芳淨,书从苦外聆。
不计年时术,空传雅道名。
书缂思复宦,中宵赏罗聪。
九间蛾梦后,万岁日光临。
关门无典籍,石火耀空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送韦邕少府归钟山》是唐代李嘉祐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送别韦邕少府归钟山为主题,表达了对韦邕的赞赏和美好祝愿。
诗的前两句“钟山山一奇,钟汉终归宁。”指的是归还到钟山的古钟。这句话隐喻了韦邕在职务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然后他期待着归隐世俗,过上宁静安逸的生活。
下一段“恩逾望芳淨,书从苦外聆。”表达了诗人对韦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的赞美。韦邕在官场上履职期间积极倡导文化教育,致力于书法和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接下来的几句“不计年时术,空传雅道名。书缂思复宦,中宵赏罗聪。”表达了诗人对韦邕学术造诣的赞赏。韦邕倡导儒家学术,对传统知识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的学问不只是为了博取名声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追求。
最后两句“九间蛾梦后,万岁日光临。关门无典籍,石火耀空城。”是诗人对韦邕离开官场后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人用“九间蛾梦后”形容了韦邕告别繁忙的职务后的宁静与安逸,用“万岁日光临”表达了希望他幸福长寿的心愿。最后两句中的“关门无典籍,石火耀空城”则表达了诗人对韦邕能够追求内心的渴望,追求自我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以表达对韦邕的敬佩和善意祝愿为主题,以简练的文字将韦邕在官场上的成就和内心的追求娓娓道来,充满着感慨和赞美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wei-yong-shao-fu-gui-zhong-s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