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婺州通判徐殿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20:10:33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3

疾湍怒蛟龙,不畏东风逆。
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
辞梁始及晨,过宋尚未夕。
南州岂难到,何处淹行迹。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婺州通判徐殿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疾湍怒蛟龙,不畏东风逆。
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
辞梁始及晨,过宋尚未夕。
南州岂难到,何处淹行迹。

译文:
湍急的河水,犹如愤怒的蛟龙,毫不畏惧逆风。
奔腾的长江,千里之遥却近在眼前。
告别梁山,刚刚到了清晨,经过宋城,太阳尚未落山。
南方的州县并不遥远,何处才是我留下行迹的地方呢?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一首送别之作,描述了诗人送别徐殿丞(官职名)前往婺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河水急流和蛟龙的形象,表达了徐殿丞勇敢直面逆境的精神。长江奔流,虽然千里万里,但在诗人的心中,却近在咫尺,寓意着送行之人即将离去。诗人告别了梁山,此时尚未到傍晚,而已经经过了宋城,可见徐殿丞的旅程将会顺利。最后两句表达了南方的州县并不难到达,但诗人却不知道徐殿丞具体去往何处,留下了诗人寻找徐殿丞行踪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途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徐殿丞的送别之情。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河水比作湍急的蛟龙,以突出徐殿丞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长江的描绘既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又暗示了离别的临近。诗人的告别时间点的描写,以及对南方行踪的迷惘,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和深度。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别离的忧伤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诗人婉约细腻的写作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wu-zhou-tong-pan-xu-dian-che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