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陵李令彦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44:46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4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襄陵李令彦辅》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送别李令彦辅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令彦辅的亲近之情和敬重之意。李令彦辅是作者的近亲,而且在朝廷中担任翰林职务,因此被称为故人。诗中提到他们都是亲友,各自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李令彦辅仍然身着青袍,未离开朝廷。作者表示对李令彦辅六十岁时离开朝廷担任地方官职的决定感到不解,认为这并非是他所向往的要路津。作者又思念起汉朝时陶渊明东归的故事,因此拿起漉酒巾,表达了对李令彦辅的离别之情。作者深深地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一样,心境澹然,意境真实。诗中还提到晋朝的风俗淳朴,认为吃枣子可以保持牙齿的黄色,表达了对古代风俗的向往。最后,作者表示自己不愿追求隋朝的珍宝,更愿意与李令彦辅这样的朋友为邻。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令彦辅的深厚情谊和对古代风俗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真实心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李令彦辅的送别,作者展示了自己对亲友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推崇。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李令彦辅的身份与作者对古代风俗和陶渊明的向往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朴素真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xiang-ling-li-ling-yan-f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