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送谢寺丞知余姚》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谢寺丞去余姚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姚江千里海汐应,
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
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
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
刍力莫媿今为翁。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江河、山井、鱼蟹和家庭生活展开。诗中提到的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表达了江河和山井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界的变化。秋天来临时,鱼蟹的数量无法计数,每天举案的美食也将无穷无尽,展现了丰收的景象。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的家庭生活。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温馨和幸福的向往。县民们过去喜欢谢寺丞的治理,现在他成为家中的长辈,作者表示自己愿意竭尽全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辜负这个角色。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和责任的担当。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xie-si-cheng-zhi-yu-y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