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州周录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49:03诗人:韦应物 |  朝代: 唐代 |  25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宣州周录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讲述了诗人与周录事相识相交并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诗人描述了周录事在清朝时期热爱儒学,而又与宣州相关的身份。在漫长的游历途中,他在长安结识了诗人,并成为了好友。在与众多英豪的相聚中告别,在塞城的边境相送,诗人坐在高车上眺望着长长的道路,每天行进都被尘土风暴所伴随。诗人回忆起曾经一起欢宴的美好时光,也看过了美丽的芳林春景。此时的分别,使吴与秦之间远离对方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只剩下彼此看不见的运命。

在结束的部分,诗人提到只有坚守令德,才能解除内心的忧郁。而对于未来是否还能相见,诗人则持着一种怀疑和期待的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相别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唐代以诗人真情实感的描写和对友谊的重视而闻名,这首诗也是其中的一例。诗人通过描写友谊的赞美和离别的伤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看重,并对将来的相见心怀忧虑。这首诗意境高远,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篇。

诗词翻译: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在清朝时期重视儒学,有关宣州府的相关事务。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在长安短暂的漫游中,终于交到了一个朋友。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英豪们聚集在一起,相送到塞城边界。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坐在高车上行进在漫长的道路上,每天都是尘土飞扬。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回忆起过去的夜晚宴会,已经度过了美丽的春天。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从此分别,吴与秦成为了遥远的回忆。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只能看着时间推移,不知道能否再相见。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只有坚守令德,才能解除内心的忧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xuan-zhou-zhou-lu-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