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彦东还湘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02:39:47诗人:赵汝鐩 |  朝代: 宋代 |  10

湖南多爽处,羡子片帆还。
秋影清涵水,烟痕淡著山。
兰风香楚佩,竹泪冷湘斑。
见说诛茅地,江头只数间。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彦东还湘》是宋代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湖南有很多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我羡慕彦东能够驾着轻帆归来。秋天的倒影清澈地映照在水中,山间的烟痕淡淡地笼罩着。兰花的芬芳飘荡在楚国的佩饰上,竹子的泪滴冷冷地洒在湘水上。听说有一片诛茅的土地,江边只有几间房子。

诗意和赏析:

《送彦东还湘》通过描绘湖南的自然景色和一些隐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彦东的思念和对故乡湘水的留恋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湖南的美景,湖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着清澈的水和烟雾缭绕的山。秋天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这里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也引发了他对彦东归来的羡慕之情。

其次,诗人运用了兰花和竹子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楚国的思念和对湘水的回忆。兰花是楚国的象征之一,兰花的芬芳香气在楚国的佩饰上飘荡,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楚国的祝福。而竹子的泪滴则象征着诗人对湘水的感伤和留恋之情,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

最后,诗人提到了诛茅之地和江边的房子,这里隐含着一种世事无常的意味。诛茅可能指的是一种净化土地的仪式,而诗人提及的江边只有几间房子,暗示着人烟稀少,世事变迁,让人感叹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湖南的景色和一些富有意象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光阴易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yan-dong-huan-xi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