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出岫本无依,胜境名山即是归。
久向吴门游好寺,还思越水洗尘机。
浙江涛惊狮子吼,稽岭峰疑灵鹫飞。
更入天台石桥去,垂珠璀璨拂三衣。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送元简上人适越》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云出岫本无依,
胜境名山即是归。
久向吴门游好寺,
还思越水洗尘机。
浙江涛惊狮子吼,
稽岭峰疑灵鹫飞。
更入天台石桥去,
垂珠璀璨拂三衣。
译文:
寂寞的云从山岭中飘出,
壮丽的景色和名山即是我的归宿。
长期游历吴门的好寺庙,
依然思念越水来洗涤尘垢之机。
浙江的波涛仿佛狮子在咆哮,
稽山的峰峦仿佛灵鹫在飞翔。
我进入天台的石桥之中,
垂挂的珍珠闪耀着光芒,拂过我的衣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给元简上人送别时所作。诗人表达了对元简上人前往越地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对越地山川的向往之情。
诗的开头,孤云出岫,表达了元简上人离开的孤独之感,也象征着他踏上了新的旅程。胜境名山即是归,意味着元简上人即将到达的越地是一个美丽的归宿。
下文提到元简上人长期游历吴门的好寺庙,表明他在吴门一带游历了很长时间,对那里的寺庙颇有感情。他离开吴门时,心中依然思念着越地的清泉,希望能够通过越水来洗涤身心的尘垢。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越地的景色。浙江的波涛仿佛狮子在咆哮,稽山的峰峦仿佛灵鹫在飞翔。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了越地山水的壮丽和震撼人心的景象。
最后两句,诗人自己进入了天台的石桥之中。垂挂的珍珠璀璨闪耀,拂过他的衣裳,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天台指的是越地的天台山,石桥和垂珠象征着山上的寺庙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元简上人的祝福和对越地山水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清幽寺庙和山水胜境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越地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它的壮美和神秘,展现了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