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珪禅师移树图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9:15:09诗人:释绍昙 |  朝代: 宋代 |  15

野树无要作麽移,盖头茅免八风吹。
直饶深入那伽定,弄鬼精魂谁不知。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嵩岳珪禅师移树图赞》是宋代释守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树无要作麽移,
盖头茅免八风吹。
直饶深入那伽定,
弄鬼精魂谁不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珪的禅师移动树木的情景。禅师珪并不选择有用的树木来移植,而是选择了一棵野树。他用草盖头,以避免受到八方风的干扰。他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人的疑问和议论,但是只有那些深入禅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意图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师珪移树的行为,并通过这个形象来传达深刻的禅宗智慧。

第一句“野树无要作麽移”直接点出了禅师选择移动野树的行为,暗示了他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观念。这句话有一种无欲无求的意味,表达了禅宗中对物质的超越和对内心的专注。

第二句“盖头茅免八风吹”运用了草盖头的形象,表达了禅师珪在修行中的坚持和避免外界干扰的决心。八风象征着八种世俗的诱惑和扰乱,而禅师通过盖头茅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使其不受外界风浪的干扰。

第三句“直饶深入那伽定”强调了禅师珪的修行深度和专注度。那伽定是佛教中指代内心深处的安定与宁静的状态。禅师珪深入内心的安定之中,超越了世俗的喧嚣和浮躁。

最后一句“弄鬼精魂谁不知”则指出了禅师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和猜测。弄鬼精魂表示那些不了解禅宗修行的人,无法理解禅师的行为背后的智慧和意义。这句话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的眼光和批判,去体悟禅宗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师移树的场景,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境界,强调了超越世俗的价值观和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它启示人们超越物质追求,寻求内心的安定与解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yue-gui-chan-shi-yi-shu-tu-zans0k.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