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9:46:27诗人:陈与义 |  朝代: 宋代 |  12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
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功名大槐国,终要白鸥波。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岸阔舟仍小,
林空风更多。
能堪几寒暑,
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题凤,
将书莫换鹅。
功名大槐国,
终要白鸥波。

中文译文:
岸边宽阔,舟只仍然小,
林木空旷,风声更加繁多。
能够承受多少寒暑变迁,
又成为相隔山河的障碍。

观赏的人请不要写题目在凤凰上,
持书的人请不要换成鹅毛笔。
功名在大槐国,
最终要依靠白鸥的波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舟行江上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张迪功前往南京任职的送别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江岸宽阔,但舟只仍然小的景象,以及林木空旷,风声更加繁多的情况。这种景象呈现了江河的辽阔与壮丽,同时也映射出人生道路的宽广和未知。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告。他希望友人能够承受住岁月的变迁,经历多年的寒暑,同时也克服相隔山河的困难,坚定地前行。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提到了观赏者和持书人。观赏者休止于凤凰上,表明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将自己的功名建立在虚幻的幻想之上。持书人则不要换成鹅毛笔,这里的鹅毛笔象征文人的雅好,诗人希望友人能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才华,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期许。他认为友人的功名将来自于大槐国,即指代国家,而不是个人的私利。最终的成功需要依靠白鸥的波澜,白鸥象征着纯洁和飞翔的自由,意味着友人需要把握时机,勇往直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劝诫,同时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既有送别之情,又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追求成功的智慧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zhang-di-gong-fu-nan-jing-yuan-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