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
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送张子列茶》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送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子列的深厚情谊,并通过茶的味觉、触觉、色彩和香气来描绘茶的美好。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斋余一椀是常珍,
味触色香当几尘。
借问深禅长不卧,
何如官路醉眠人。
诗意:
这里的“斋余”指的是诗人在闲暇时光,在闲居内的意境。诗中表达了对茶的珍视和赞美,茶被描绘成一种宝贵的珍品,通过品味、触摸、颜色和香气来体现其特殊之处。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询问禅修者长时间的禅修是否会影响其睡眠,与那些沉迷于官场的人相比,他认为醉卧官路的人更幸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茶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谊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修和官场生活的对比思考。以下是对诗词的逐句赏析:
1. 斋余一椀是常珍:
斋余指的是闲居的时候,一椀是一碗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珍视,将茶比喻为一种常有的珍宝。
2. 味触色香当几尘:
这句描述了茶的美妙之处。味觉、触觉、视觉和嗅觉都成为欣赏茶的方式。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茶的全方位感受和欣赏。
3. 借问深禅长不卧:
这句是对禅修者的询问。诗人问禅修者长时间的禅修是否会影响其睡眠,探讨修行对生活的影响。
4. 何如官路醉眠人:
诗人通过对比,认为那些沉迷于官场的人在酒后醉卧官路时更加幸福,暗示官场的繁杂和禅修的寂静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以送茶为主题,通过对茶的描绘和对禅修与官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宁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黄庭坚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