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9:13诗人:释印肃 |  朝代: 宋代 |  23

莫将管见谤苍苍,井底蛙牛逞巨江。
乾坤大地一只眼,用来还似一毫芒。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莫将管见谤苍苍,
井底蛙牛逞巨江。
乾坤大地一只眼,
用来还似一毫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关于证道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观察者,以及对天地间微小之物和广大之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宇宙的理解和人类在其中的微不足道的存在感。诗中的一些形象隐喻和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赏析:
诗的开篇,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妄加评论和诋毁天地的伟大。将人类与天地相比,人们的所见所知只是井底之蛙,对于宏大的江河世界一无所知。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对人类有限认知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运用了乾坤大地的比喻,将宇宙视为一只只有一只眼睛的存在。这只眼睛微小而细致,像是一根细小的光芒。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人类对宇宙的感知的微弱和有限。宇宙浩瀚无边,而人类所能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人类对于宇宙和道理的渺小认知。它呈现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态度,提醒人们要保持谦卑的心态,不要妄自尊大或妄加评论。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刻,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zheng-dao-ged1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