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州周司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6:20诗人:杨炯 |  朝代: 唐代 |  22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
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
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

作者介绍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送别郑州周司空,汉国临清渭,京城靠浊河。居民流下珠泪,贵族们催促着骊歌。远望关山极目,秋深处烟雾缭绕。只剩下三五个夜晚,明月暂时经过。

诗意:这首诗是杨炯为郑州周司空的离别写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郑州的景色和离别的场景。清渭河流经汉国临,而郑州座落在浊河之畔。在离别的时刻,居民们流下了珍贵的泪水,贵族们则催促着骊歌。在远处望去,关山依然苍茫,秋天的景色被浓雾迷蒙。只有三五个夜晚,明亮的月光暂时掠过。

赏析:这首送别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郑州的离别场景。清渭河和浊河的对比,凸显了离别的伤感。居民们流下的珠泪和贵族们催促的骊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不同阶层的不同情感。同时,诗人以望远处的关山和秋天的浓雾,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无尽的思念。最后,明亮的月光暂时经过,象征着离别后的相聚和希望。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ong-zheng-zhou-zhou-si-kongmh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