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龟石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13:31诗人:舒岳祥 |  朝代: 宋代 |  27

出深无横吏,客至气和平。
野寺鸣钟罢,安眠到五更。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宿龟石寺》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诗意深邃,描绘了作者在龟石寺过夜的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出深无横吏,
客至气和平。
野寺鸣钟罢,
安眠到五更。

这首诗词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舒岳祥在龟石寺过夜的经历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首句“出深无横吏”,描绘了作者从深宅大院走出来,没有遇到官吏的干扰。这里的“横吏”指的是傲慢专横的官吏,暗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

接着,“客至气和平”表达了客人到来时的宁静氛围。这里的“气和平”展示了景物、人物和心境的和谐共生,是一种安详平和的氛围。

第三句“野寺鸣钟罢”,描绘了野外的寺庙敲钟声渐渐停息的场景。这里的“野寺”指的是位于田野间的寺庙,强调了自然与宗教的结合。钟声的停息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宣告着宁静的夜晚的到来。

最后一句“安眠到五更”,描述了作者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安然入睡,一直到天亮。这里的“五更”指的是天亮之前的时刻,也暗示了作者一夜安稳的睡眠。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与平和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约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心的深刻洞察,给人以宁静和慰藉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gui-shi-s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