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5:54:30诗人:王质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苏幕遮 |  19

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者也。
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云
水风轻,吹不皱。
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
云锦摇香吹散酒。
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
明月前,斜阳后。
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
掇取湖山聊入手。
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作者介绍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王质的生平

  元和六年,登进士甲科。释褐岭南管记,历佐淮蔡、许昌、梓潼、兴元四府,累奏兼监察御史。入朝为殿中,迁侍御史、户部员外郎。为旧府延荐、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充兴元节度副使。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

  太和中,王守澄构陷宰相宋申锡。文宗怒,欲加极法。质与常侍崔玄亮雨泣切谏,请付外推,申锡方从轻典。质为中人侧目,执政出为虢州刺史。质射策时,深为李吉甫所器;及德裕为相,甚礼之,事必咨决。寻召为给事中、河南尹。八

  年,为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歙团练观察使。在政三年。开成元年十二月,无疾暴卒,时年六十八,赠左散骑常侍,谥曰定。

  质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作品评述

《苏幕遮》是一首宋代王质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
云水风轻,吹不皱。
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
云锦摇香吹散酒。
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
明月前,斜阳后。
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
掇取湖山聊入手。
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湖山云月之趣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坐在湖山之间与珍贵的客人相聚,共度时光。他们各自陈述了自己对湖山云月的体验,以此记录下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湖水、山风和云彩都是如此轻盈,吹拂它们都不会起波澜。上下的光芒在两个镜子中相互映照。云锦飘摇,香气袭散,酒杯中的酒如此美好。细心聆听他们的清谈,就像品味玉屑一样令人陶醉。在明月升起之前,夕阳斜照之后,竹林泛露,秋天的声音轻拂着寒冷的衣袖。他们收集湖山的美景,留在手中作为珍宝。而紫色的阁楼、黄色的门扉,也是最终必然会到达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湖山云月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诗人通过对客人的陈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思念之情。他们一起分享彼此对湖山云月之趣的体验和感悟,彼此交流,共同记录下这份美好的时光。诗中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湖山之间,感受到其中的静谧和美妙。整首诗以湖山云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友谊的热爱和珍视。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mu-zheej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