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在吴匡山破寺过夜》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内容:经历百战的双峰,如今满是战争的痕迹。蔓草缭绕着空寺的墙壁,悲风吹起了过去的辉煌。野花在寒冷中绽放,山上的月色又渐暗淡。池水为何不回东流之路呢?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吴匡山上一座被战火摧毁的寺庙的景象。双峰见证了无数次战斗,寺庙残破不堪,充满了尘埃。蔓草爬满了寺庙的墙壁,凄风凛冽,让人想起过去的辉煌。然而,寒冷的天气中却有野花依然绽放,山上的月色也照亮了夜晚。诗人思索着为何池水流入东方却再也不能回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吴匡山上一座破旧寺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触动。双峰百战后仍然屹立不倒,说明了战斗的残酷和长久,寺庙满是战争的余烬揭示了战争的破坏力。然而,在荒草蔓延的寺庙中,野花依然绽放,山上的月亮依然照亮夜晚,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最后,诗人对池水的思考,可能是在思念过往的岁月和不可追回的时光。整首诗以破寺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wu-kuang-shan-po-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