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楼观高。
荒榛尽已付明月,万古愤怒空秋涛。
吴亡越霸能几日,後世扰扰犹鸿毛。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慕而为堂亦有意,不学屈子成离骚。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姑苏台上麋鹿嚎,
夫差城中楼观高。
荒榛尽已付明月,
万古愤怒空秋涛。
吴亡越霸能几日,
後世扰扰犹鸿毛。
孟轲善养浩然气,
充塞天地无饥嗷。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姑苏台上麋鹿的嚎叫声和夫差城中高楼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吴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愤怒。诗中提到的荒榛已经被明月照亮,表明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然而,诗人对吴国的覆灭和后世的动荡感到愤怒,认为这些都只是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最后,诗人提到了孟轲,他善于培养浩然之气,使自己充实天地,不再感到饥饿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吴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愤怒。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而悲凉的场景中。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诗人通过提到孟轲,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以及对于超越世俗纷扰的向往。整首诗词以悲壮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zhou-cao-yan-yu-bu-hao-ran-ta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