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诗人以惠聚寺僧房为背景,描绘了僧房清幽祥和的景象,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昆山惠聚寺僧房为背景,展现了僧房的宁静和祥和。诗人通过描绘片云挂在石床上、莓苔青绿、松柏散发香气等细节,将僧房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锡杖和袈裟是僧人行走和修行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锡杖莓苔青和袈裟松柏香,表达了僧侣在修行中的虔诚和从容。晴磬是佛教中晨钟暮鼓的一种乐器,与诗中的无短韵相呼应,表达了安详平和的心境。古灯则寓意着佛法的普照与永恒。诗中的乞鹤归和逍遥场则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追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意象的选择,展示了僧房的宁静和祥和,表现了佛教所崇尚的平和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僧房的描绘,传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琐碎世事的超脱之情。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清净之地的渴望,并从中得到一种宁静和慰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zhou-kun-shan-hui-ju-si-seng-fa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