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凫岩瀑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58:29诗人:孙应时 |  朝代: 宋代 |  22

高山流水去沉沉,并落长屏百仞深。
暗有冲风起崖腹,散成飞雨到潭心。
梯空直下知无计,攀木旁窥战不禁。
好著孤亭巧相对,重来应得慰登临。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随凫岩瀑布》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山流水去沉沉,
并落长屏百仞深。
暗有冲风起崖腹,
散成飞雨到潭心。
梯空直下知无计,
攀木旁窥战不禁。
好著孤亭巧相对,
重来应得慰登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景象。高山流水宛如深不见底的悬崖,水流冲击崖壁,形成飞溅的雨点,直到瀑布的心底。诗人以攀登瀑布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冒险探索的渴望。诗人希望再次来到这里,以孤立的亭子作为观赏之所,来安慰内心的登临之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瀑布景观展示了诗人的写景才华。诗中的高山流水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沉浸在自然壮丽景色中的感觉。瀑布的冲击和飞溅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水的力量和生命力,给人以壮观和震撼之感。

诗人以攀登瀑布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诗中的攀木和窥战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他认识到攀登的道路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去尝试,去窥探未知的领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景点的喜爱和向往。孤亭的形象独立而巧妙,与瀑布形成对应,给人以一种寂静和沉思的感觉。诗人希望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欣赏这壮观的景色,以满足自己对登临之乐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瀑布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冒险探索的向往,同时展示了诗人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对美的追求。它给人以壮丽、震撼和寂静的感受,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美丽而神秘的自然世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i-fu-yan-pu-b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