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杂咏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7:16:57诗人:钱时 |  朝代: 宋代 |  22

一把寒茅四柱亭,客来只道省经营。
虽然受用无花巧,五十余年造得成。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钱时所作,名为《岁寒杂咏》。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座用寒茅搭建而成的四柱亭,
访客们来了只说省钱节约。
虽然简朴朴实没有华丽的装饰,
但经过五十多年的建造终于完成。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寒茅搭建的四柱亭为中心,表现了作者的节俭和勤劳,以及自己对时间的利用。作者认为即使只是简朴的建筑,只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诗中通过描绘简单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踏实向前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短而朴实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寒茅搭建的四柱亭象征了作者的节俭和朴素,而客人们只看到了这座亭子的经济实惠,却没有察觉到背后作者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诗中的"径自修奇计"表明了作者主动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这种简单、质朴的叙述手法,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人只要踏实努力,倾注心血,最终就能成功的观点。

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建筑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不论环境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它不仅提醒人们节俭节约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同时,它也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毫不懈怠地追求成功。因此,这首诗词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给予人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i-han-za-yong25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