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等得到花开,投老看花能几回。
四树婆娑庭下桂,月明深夜更徘徊。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岁月庭下》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月庭下,经年等待花开,
我老了,看花的机会能有几回。
四棵婆娑的桂树在庭院中摇曳,
明亮的月光下,我在深夜里徘徊。
诗词以庭院下的岁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年纪渐长,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花开寓意着美好和希望,而诗人对看花的机会的担忧则折射出人生中短暂而珍贵的时光,以及岁月对人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庭院中四棵婆娑的桂树和明亮的月光形成了诗词的景观背景,给人以宁静和寂寥之感。桂树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屈,它们在庭院中摇摆,与诗人的岁月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催人和生命的短暂。深夜中的明亮月光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迁。通过岁月与花开、老去与看花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使作品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ui-yue-ting-xian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