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九日西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8:20诗人:高观国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抒情 |  18

水减堤痕,秋生屐齿。
瘦筇唤起登高意。
翠烟微冷梦凄凉,黄花香晚人憔悴。
怀古风流,悲秋情味。
紫萸劝入旗亭醉。
玉人相见说新愁,可怜又湿西风泪。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踏莎行(九日西山)》是宋代诗人高观国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退,留下堤岸的痕迹,秋天生长了屐齿(指青苔)。瘦弱的竹竿唤醒了登山的意愿。翠绿的烟雾微微冷,梦境凄凉。黄花在傍晚中散发着香气,人们憔悴不堪。怀念古代的风流事迹,感慨秋天的情趣。紫萸果劝我进入旗亭(指酒楼)醉倒。玉人相见,说起新的忧愁,可怜的是,又被西风吹湿了眼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绪。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变迁世事的思考,以及对新的忧愁的感叹。

赏析:
《踏莎行(九日西山)》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水退后留下的堤岸痕迹,揭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秋天的青苔屐齿生长,给人以岁月更替的感慨。瘦弱的竹竿唤起了登山的愿望,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诗中的翠绿烟雾和黄花香气,以及傍晚的悲凉氛围,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人们的憔悴形象与怀古风流的情感相映成趣,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

诗末的紫萸果引发了饮酒的念头,旗亭醉倒象征着诗人对于现实的逃避和抒发。玉人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愁思,而被西风吹湿的泪水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和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高观国对逝去时光和新的忧愁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无情的领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sha-xing-jiu-ri-xi-shanet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