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41:35诗人:张孝祥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愁绪 |  11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
年时好月今宵见。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扑粉□绵,侵尘宝扇。
遥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
年时好月今宵见。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扑粉□绵,侵尘宝扇。
遥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中文译文:
藕叶覆盖的池塘,榕树荫庇的庭院。
年华美好,今宵的月色尤为明艳。
云般的发髻,玉臂共同感受清寒,薄雾中的冰纱,谁来裁剪。
扑面而来的粉末,如同柔软的绵羊,扇动着带有尘土的宝扇。
遥远地知道,压抑的情感已转化为深深的悲怨。
离别之旅将去何处,离别的酒杯对我深深地劝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孝祥的作品,以描绘美丽的夜景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诗人以优美的描写手法,将藕叶覆盖的池塘和榕树荫庇的庭院作为背景,突出了五月十三日夜晚的美丽景色。月色明艳,清寒扑面而来,诗人通过描写云般的发髻和玉臂共同感受清寒,以及冰纱的薄雾,表达了夜晚的清凉和幽静。

诗中提到的扑面而来的粉末和带有尘土的宝扇,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和沉重的心情。诗人表达了遥远的离别之路上的归程未知,而离别的酒杯则以深深的劝告,象征着友人或爱人的深情告别。整首诗以婉转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展示了张孝祥细腻的情感和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同时,诗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疑惑和不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sha-xing-wu-yue-shi-san-ri-yue-shen-ji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