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将圆,林梢不动。
汗珠挹透纱衣重。
荷风忽送雨飞来,晚凉习习生幽梦。
珠箔高钩,瑶琴闲弄。
移樽邀取婵娟共。
今宵拚著醉眠呵,夜香闻早添金凤。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作品评述
《踏莎行(夜凉)》是宋代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树影变得圆满,林梢静止不动。
汗珠透湿了厚重的纱衣。
荷风突然送来飞舞的雨,
夜晚清凉吹拂着幽梦。
珠箔高高悬挂,瑶琴悠闲弹奏。
移动酒杯邀请美人共饮。
今晚我决定醉卧在此,
夜香扑鼻,早晨又添了金凤。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夜凉)》以描绘夜晚的凉爽和宴会的情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夏夜的感受和情绪。诗中通过凝练的文字和意象,表达了夜晚的清凉、宴会的欢乐以及幽梦的情调。
诗的开篇以树影将圆、林梢不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美好。接着描述了夜晚的凉意,用汗珠透湿纱衣的描写,强调了夜晚的清凉和湿润。荷风忽然送来飞舞的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带来了一种清凉的感觉。
下一段描述了夜晚的宴会,珠箔高挂,瑶琴被轻轻地弹奏着,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作者邀请美人共饮,借宴会之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决定醉卧在此,享受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夜香扑鼻,早晨又添了金凤,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和美丽,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清凉、宴会和幽梦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夜晚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音韵的韵律和节奏感,使诗词更具韵味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