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槎枯,田荒玉碎。
夜阑秉烛惊相对。
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色展天机,光摇海贝。
锦囊日月奚童背。
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踏莎行·水落槎枯》是宋代张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流退落,木筏枯朽。深夜里,我拿着蜡烛,惊讶地与你对望。故乡的亲人和朋友早已逝去,只有一盏灯照亮了江面。色彩展现了天机,光芒摇曳着海贝。日月和命运被一个童子背负在锦囊里。我们在何处重逢,抚摸着独自生长的松树,一起吟唱着风月,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
这首诗词以水流退落、木筏枯朽的景象为开端,表达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在深夜里,主人公拿着蜡烛,与对方惊讶地对视,暗示彼此的孤独和寂寞。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已经离去,只有一盏灯照亮了江面,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色彩展现了天机,光芒摇曳着海贝,象征着世间的变幻和光明的希望。日月和命运被一个童子背负在锦囊里,暗示着命运的不可预知和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希望与对方在何处重逢,抚摸独自生长的松树,共同吟唱风月之美,享受西湖的醉人风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同时融入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词运用了意境深远的笔墨,富有禅意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sha-xingo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