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3 03:16:57诗人:杨维桢 |  朝代: 元代 |  30

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抔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太师宅》是元代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前朝太史宅的景象为开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师宅的庭院曾经是万民的居所,但如今已经废弃。太师离开后,作者好奇地询问宅院的现状。红土覆盖一切,庭院里只有八九棵残存的树。回忆往昔,曾经门前高官显贵的身影。肥美的马匹在东厩,脂美的羊肉出自中厨。宅院里有排列如星的歌妓,奏乐吹笙竽陪酒。然而,时间不容情感停留,不到五十年,宅院一片荒凉,没有一丝生机。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曾经的繁华和富贵已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荒凉和寂寞。宅院的变迁成为了作者内心沉思的触发点,他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在这种触动下,作者不禁懊悔自己当初没有抓住机遇,没有成为那个能够改变命运的人。他感叹道自己的人生与这座废弃宅院一样,一片落寞。

诗词通过对太师宅的描述,展现了岁月无情的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无奈。宅院的荒凉与作者内心的悔恨相呼应,加深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宅院的景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在感慨中产生共鸣。通过对繁华与荒凉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身选择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i-shi-zha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