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泉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1:35:18诗人:释智圆 |  朝代: 宋代 |  25

隐之曾饮肯为非,今古泓澄照翠微。
自是贪夫性贪贿,便将泉水作因依。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贪泉》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智圆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隐居之时,我曾经饮过这泉水,从未感到有什么不妥。无论古今,这泉水清澈见底,照映着碧绿的微草。如今却有贪婪之人,将泉水视为贪婪的原因和借口。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泉水为背景,通过对贪婪现象的批判,展示了作者的价值观和对人性的思考。泉水作为自然界的清泉,代表着纯洁和无私,而贪婪的人却试图以贪欲之心侵占这份纯净。作者以泉水为比喻,暗示人心本应如泉水一般清澈纯净,但贪婪之心使人迷失了本真,背离了道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以泉水为意象,传达了对贪婪行为的批判和对纯洁的赞美。作者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强调了其清澈见底、翠微明亮的特点,与贪婪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诗中不仅揭示了贪婪者的迷失和堕落,也呼唤人们保持纯真善良的本性,追求道义和高尚的境界。

诗词的意境清新简洁,通过对泉水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贪婪的痛惜与警示。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存在的贪污腐败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读者在赏析中得到启迪,思考人性的复杂与纯净之间的关系。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n-quanc1q.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