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作品评述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是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歌,描述了李靖灭高昌的故事。
诗中以李靖灭高昌之战为背景,描写了李靖勇猛无敌的形象。麹氏是高昌的当权者,他们地处西北边陲,地势险要。然而,李靖并不畏惧,骄傲自信地向他们发起进攻。他率领王者师,以熊螭为徒,挥舞着龙旂,驾驭着苍狼,迅速征服了高昌。战斗中,贲育击败了高昌的酋长,一举扫除了敌寇,再也没有留下任何余孽。
战胜高昌后的李靖,壮丽威武地带领着军队回到了平凡人们的生活中。他们穿越平沙,直至天的尽头,只见黄云驱散。李靖身披将军的缨带,智勇过人地俘获了敌方的首领们,文皇庄严地坐在南面,周围的夷狄千千万万地向他高呼。众人称颂天子的智慧和神灵般的威严,称之为至高无尚的存在。
最后,诗人表达出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他说,今天的天可汗是曾经为灭绝我们国家而付出努力的人。然而,在战争中,彼此没有杀伤对方,只保护了自己的本性和生命。
这首诗歌通过描述李靖灭高昌的故事,展示了李靖勇猛无畏、智勇双全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真实描绘和对人性本质的探讨。诗歌的语言流畅优美,句句韵律动人,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