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7:40诗人:何澹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故人 |  12

拍堤芳草随人去。
洞口山无重数。
翦朝露成树。
争晚渔翁住。
今人忍听秦人语。
只有花无今古。
欲饮仙家寿醑。
记取桥边路。

作者介绍

何澹,字自然,龙泉(今属浙江)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秘书省正字,累迁着作郎,十二年爲将作少监,十五年爲国子祭酒,除兵部侍郎,十六年擢右谏议大夫(《宋史》卷三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除御史中丞(《永乐大典》卷七三五○引《黄景声墓志铭》)。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嘉泰元年(一二○一)罢知枢密院事。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建康(《景定建康志》卷一四)。移知江陵,奉祠卒。有《小山杂录》八卷,已佚。《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今录诗二十五首。

作品评述

桃源忆故人

拍堤芳草随人去。
洞口山无重数。
翦朝露成树。
争晚渔翁住。
今人忍听秦人语。
只有花无今古。
欲饮仙家寿醑。
记取桥边路。

中文译文:
悠扬舞动的芳草随着人们的离去拍打着堤岸。
洞口山没有可数之数。
剪下的朝露便成了树。
渔翁争相停留迟晚。
现今之人难以忍受秦人的言语。
唯有花儿在现在与古代中没有区别。
渴望品尝仙家的长寿酒。
要牢记在桥边的这条道路。

诗意:
这首诗以桃源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赏析:
《桃源忆故人》是宋代文人何澹创作的一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思念相结合,展示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翦朝露成树,这些景物描绘了桃源的宜人景色。渔翁争晚住的描述则表现了这个隐居的地方如此美丽,令人愿意停留。

然而,尽管桃源风景如画,但今人却忍受不了秦人的言语,只有花儿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表达暗示着人们的言语与情感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而自然界的花儿却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品尝仙家长寿酒的愿望,并希望能够记住桥边的这条路,将故人的记忆永远留存。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人们对于长寿与记忆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ao-yuan-yi-gu-ren2t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