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
幽磬蝉声下,闲窗竹翠阴。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
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纮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题慈仁寺竹院》诗的中文译文为:在慈仁寺的竹院题字。千峰对古寺,就像到达西林一般。幽静的钟声和蝉鸣,在轻快的竹影下。诗人感谢客人的赏识,法侣远离世俗的心意。寂寂的香炉中,芬芳的花儿渐渐散深入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慈仁寺竹院景色的描绘与感受。诗人将竹院与西林作对比,表示两者在山峰和古寺方面并无太大差别。他聆听着幽静的钟声与蝉鸣,感受着竹影带来的宁静与愉悦。诗人感谢来宾的宴请,并称呼他们为客人,表达了对客人的赞赏与感激之情。他赞美法侣们的清心寡欲,远离尘世的境界。最后,诗人描述了香炉中散发出的清香和花朵的香气渐渐弥漫于深夜,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慈仁寺竹院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的追求和对于法侣们超脱尘世的赞赏。通过对山峰、古寺、钟声、蝉鸣、竹影、香炉和花朵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幅宁静恬静的景色图画,使人感到祥和宁静。同时,诗人也透过描写寺院、客人和法侣来反映出对于修行者的向往和对于清心寡欲生活的向往之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欲望,具有唐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