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山人草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15:33:14诗人:权德舆 |  朝代: 唐代 |  16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廛尾濑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题崔山人草堂》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径通向茅草搭建的草堂,仿佛连接了仙境。
在闲暇时光里,我来到廛尾濑春泉。
世人匆忙奔波,却不知道这个地方。
偶尔有归云飘至我的枕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草堂,位于竹林深处,宛如通向仙境的小径。作者在闲暇时光里来到这个地方,感受到了宁静和自然的美好。然而,世人忙于车马奔波的生活,却不知道这个隐秘的地方存在。诗中还提到了归云,象征着隐居者的归隐心愿,它偶尔飘至作者的枕边,似乎是在告诉他归隐的道路。

赏析:
《题崔山人草堂》通过描绘隐居者的草堂和竹径,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草堂和竹径象征着隐居者远离尘嚣的避世之地,而归云的出现则象征着隐居者的归隐心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繁忙而浮躁的社会状态。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喧嚣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cui-shan-ren-cao-t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