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14:16:40诗人:贯休 |  朝代: 唐代 |  20

应行诸岳遍,象屣半无纲。
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
窗闲藤影老,衲厚瀑痕荒。
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诗词:《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朝代:唐代
作者:贯休

应行诸岳遍,
象屣半无纲。
一法寻常说,
此机仍未忘。

窗闲藤影老,
衲厚瀑痕荒。
寄语迷津者,
来兹问不妨。

中文译文:

应该到各个山岳去行走,
脚印像屣鞋一样随意而无章法。
佛法讲述着常识的道理,
这种领悟仍然未曾忘记。

窗外藤蔓斜倚的影子已经老去,
僧袍上厚实的瀑布痕迹已经荒凉了。
寄语给迷失在迷津中的人们,
来到这里询问也没有关系。

诗意:

这首诗是贯休题写的大安寺通禅师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并借此寄语给迷失在困境中的人们。诗中突出了行走的重要性和领悟常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荏苒的感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行走之路和佛法领悟来勉励那些迷失在人生迷津中的人们。通过窗外藤蔓老去的影子和僧袍上瀑布痕迹的衰减,诗人描绘了时间流逝和岁月荏苒的感慨。整首诗流畅优美,意蕴深远,反映了唐代文人宿命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da-an-si-tong-chan-shi-yu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坟庵枕上追怆赋此
张栻
秋气恻恻侵户牖,霜林风过犹余音。八年泪湿龙塘土,展转不眠中夜心。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文奸济恶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