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甘露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56:16诗人:卢肇 |  朝代: 唐代 |  14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作者介绍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卢肇的著述

  卢肇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

  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散文《李謩》,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作品评述

《题甘露寺》是唐代卢肇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歌描绘了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表达了对这座寺庙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甘露寺地处北固山的山端,寺庙名号从上方传来。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北固山从京口城廓一直延伸至海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山脉。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黎明的曙光在烟雾中逐渐消失,潮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寺庙的一角通向雉堞,高楼耸立千仞之上。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密林中暗藏着可能会下山的猛虎,江水空空地映照着杯中景象。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福庭增添了祥瑞的气象,仙磬的声音回荡在寺庙中。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行人虽然踏过花径,但花却没有被污染,光阴的流逝加快了景物的变化。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隋朝的宫殿已荒芜,只剩下凋零的绿草;晋代的宫殿也已散尽,只剩下黄色的尘土。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西蜀的波浪湍急,而东方的大海在阳光下展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如果登上最高处,应该能够看到蓬莱仙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山川之美和人世间的繁华荣景的现实与虚幻的对比。寺庙的存在凸显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音韵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gan-lu-si4i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