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护国大师塔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4:31:33诗人:杜荀鹤 |  朝代: 唐代 |  20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题护国大师塔

莫认双林是佛林,
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
衲下谁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双不见,
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
大藏经门一夜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写给护国寺大师塔的一首题诗。诗中描绘了塔前的情景以及对佛法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莫认双林是佛林”,指出双林不仅是佛林,也是禅林。接着诗中写到“禅栖无地亦无金”,表达了禅宗弟子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的境地。

接着,诗人提到塔前的人们对佛教进行礼拜,“塔前尽礼灰来相”,显示了敬畏佛法的态度。然而,诗人却质疑了他们内心的修行:“衲下谁宗印了心”。这句话暗示了修行者是否真心投入佛法的修行,是否达到了证悟的境地。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师父——笠象胤明,双林却无法见到他,“笠象胤明双不见”,同时也提到了线源的传承,表达了佛法传承的困难和寻找的艰辛,“线源分派寸难寻”。

最后两句诗则是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和体会,“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诗人坦然地说自己对佛法的了解还只是片面之识,但他却怀着一颗虔诚的信仰,夜晚默默地吟咏着大藏经,体味着佛法的深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塔前的场景和对修行者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探索,并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hu-guo-da-shi-t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