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丘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21:12:39诗人:刘长卿 |  朝代: 唐代 |  17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仰见山僧来,遥从飞鸟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阳遽。
虎啸崖谷寒,猿鸣杉松暮。
裴回北楼上,江海穷一顾。
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
暂因惬所适,果得损外虑。
庭暗栖闲云,檐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永欲投死生,馀生岂能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题虎丘寺》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作者游览虎丘寺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虚幻繁华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林虎丘寺,林间小路青翠。抬头看见山上的僧人,像在远处的飞鸟一样。这座山峰曾被赋予了宝玉之名,如今已经沦为了堆满了千年古墓的丘墓。难以追忆的剑仙,山中的龙也已经离去。拨开蔓蔓藤萝和薄雾茂密的林荫,小路曲转向夕阳西下的地方。虎嘶峭壁间的寒风呼啸,猿猴在杉树松柏之间鸣叫,暮时将至。回首望向北楼,江海尽头一览无余。阳光映照在千里船帆上,乌鸦归巢在万家的树上。暂时如此惬意于所处之境,却也因此失去对外界烦扰的忧虑。庭院渐渐暗下来,闲云停驻在屋檐,滴下宛如甘露的香气。长久以来迷失在虚妄的繁华中,如今才领悟静谧和淡泊的真谛。总想要抛弃这种生死之念,但余生又岂能被轻易浪费。

这首诗词描绘了虎丘寺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峰、林间小路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也通过描写僧人、飞鸟,以及历史上的剑仙和龙,将虎丘寺与历史、神话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尘世名利虚妄的思考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索,展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淡泊态度和积极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hu-qiu-si01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