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8:09诗人:曹豳 |  朝代: 宋代 |  21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作者介绍

曹豳(一一七○~一二五○),字西士,一字潜夫,号东畎,瑞安(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靖安簿。嘉定元年(一二○八),教授湖州。十二年,爲重庆府司法参军。十六年,知建昌县。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三年,除大理寺簿。累迁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出提举浙西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二年,迁浙东提刑。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左司谏兼侍讲,俄出知福州府兼福建安抚使。淳祐九年十二月卒,年八十。有《玉泉集》,已佚。事见《曹豳墓志》(《文史》第三十辑),《宋史》卷四一六有传。今录诗八首。

作品评述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是宋代诗人曹豳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穿越广袤平芜的绿色原野,徒步跋涉经过苦劳,最终达到了冯公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冯公岭险峻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平芜千里绿迢迢,
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
冯公之巘浙江潮。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表达了对冯公岭险峻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经过千里平芜的绿色原野,艰苦跋涉,最终到达了冯公岭。冯公岭的景色令人称奇,尤其是那奇特的山峦形状与浙江潮水的相映成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平芜千里的绿色原野,表达了旅途的艰辛。最后,诗人描述了冯公岭的壮丽景色,特别是那奇特的山峦形状,与浙江潮水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并通过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绪。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kuo-cang-feng-gong-ling-er-shou2dq.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