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阳寺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1:39诗人:李建中 |  朝代: 宋代 |  7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
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作者介绍

李建中(九四五~一○一三),字得中,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后移居洛阳(今属河南)。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解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后歷道、郢二州通判,两浙转运使,知曹、解、颍、蔡四州。真宗景德中,进金部员外郎,掌西京留守御史臺。官至工部郎中、判太府寺。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九。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题洛阳寺壁》是李建中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他对寺院壁上的文字的喜爱和追求。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松柏倒伏于涧谷之中,被雪和霜覆盖,干燥发白。寺院的墙壁被熏香烟熏黑,经历了风雨和严寒的考验。我一生钟情于读书,每次进寺庙都会细味其中的文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寺庙壁上文字的迷恋和亲近。松柏倒伏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物是人非,而被烟熏的墙壁则象征着时间和岁月的痕迹。作者通过对寺庙壁上的文字进行赏析,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文学和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意蕴含着一种对书籍和文化的向往和珍视。作者对寺庙墙壁上的文字充满了敬意和钦佩,通过与寺庙墙壁的对话和交流,展现了他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坚定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寺庙壁上文字的迷恋和热爱,表达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寺庙墙壁的描写和文字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和敬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籍和文化的珍视与爱护,并通过对寺庙壁上文字的赏析,表达了他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决心和执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luo-yang-si-b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