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尼大德院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09:24:43诗人:李洞 |  朝代: 唐代 |  21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题尼大德院》
唐代 李洞

云鬟早岁断金刀,
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
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
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
世雄翻愧自低腰。

中文译文:

如同云一般的头发早早地被截去了,童年时代就放下了金刀,因为她选择了尼姑的生活。
她曾经严守五百条的戒律,对佛法的要求她非常严格,从未有过一丝违背。
在寺庙的台上,灯火辉煌,横陈的莲叶十分密集,象征了这个地方的纯净和祥和。
她的眉间,画过淡淡的白色,抹上黛痕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
这个寺庙被绣成了佛国的地形,如同镶嵌在银制画面上,表现了它的尊贵和神圣。
寺庙附近的王城覆满了雪,画面真实而生动,宛如置身其中。
这座寺庙居高临下,清净而高耸,如同参天的松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尊贵和庄严。
世人的英雄震惊自卑,凡人只能低头垂目,对她翘首以盼,深感自愧不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尼姑的清净高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她的修行成果和佛法对她的塑造。李洞通过描绘尼姑的容貌和她所在的大德院的环境,表达了尼姑对佛法的忠诚和对修行的坚持。诗中的描述活灵活现,语言简洁明快,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尼姑道德修行的赞美和敬佩。同时,诗中也对世人的功名利禄发表了一种嘲讽态度,借尼姑高洁的形象来对比。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尼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尼姑精神境界的敬仰。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ni-da-de-yu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玉花洞
王哲
要知端的,默细想,须凭因果。致令喜悦,投归玄妙,便把门儿锁。惺惺了了真堪可。有自然香火。净中寂阒,分明一个。师父来看我。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半涂而罢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