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9:40诗人:耿湋 |  朝代: 唐代 |  体裁: 山水 |  21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的中文译文为: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寺庙,以及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典籍及文人精神的思念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导读的形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废弃的寺庙。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的现状。诗人将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诗人通过描绘“云泉隐旧庐”、“盂城今寂寞”、“西林易故居”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悠久的废墟的感叹。诗中的“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等描写手法巧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人最后两句“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则突出了对于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岁月更迭的惋惜。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古代文献的珍视,并借此激发读者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绘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念和敬仰,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文人精神和传统价值的追求和崇尚。这首诗在墨境描绘上独具匠心,给人一种静谧禅意的感受,让人不由自主地感慨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替。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qing-yuan-si-ji-wang-you-cheng-gu-zhaie6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