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04:44:11诗人:皎然 |  朝代: 唐代 |  13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题山壁示道维上人》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以表达独居山中的虚无与心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诗意:
作者皎然独居在山中,他问自己为什么独自居住在这里,发现山色在门前是足够让他满足的。他生活在野外已经很久,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他的内心变得很沉默。他经常漫步于杂乱的竹林中,也会坐静照井水清泉。他认为离开尘世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但是一般的禅修者对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不耐烦。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常见的山水意象为背景,通过描述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离尘的追求和对宁静的渴望。

诗词的开头两句:“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隐居的人所需要的和满足的只是山色的存在,这表明了他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诗“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描述了诗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内心也变得宁静。

最后两句诗:“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则表达了诗人经常在竹林中漫步,静静地照井水清泉。他认为只有离开尘世,远离物欲,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但他也指出,一般的禅修者可能无法忍受这种简单静谧的生活。

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内心宁静和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独居山中的虚无与宁静,传达了对禅修生活和超脱尘世的思考和思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shan-bi-shi-dao-wei-shang-ren.html

相关文章